馭風逐浪書寫擔當,“宣傳之星”閃耀深海
|
|||||
|
|||||
|
在距離江蘇鹽城大豐海岸線80公里的遼闊海域,“中電建雙海壹號”正如一座移動的鋼鐵堡壘,在風浪中穩步推進單樁沉樁作業。在這片施工條件極端嚴峻的遠海戰場,項目工程主管鄧博穎以專注現場、嚴控安全、勤于記錄、善于傳播的工作態度,實現了從項目現場管理到宣傳發聲的“雙螺旋提升”,榮獲“宣傳之星”榮譽稱號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明陽漂浮式風電項目建設時期,他就已展現出“施工管理與現場宣傳兩不誤”的卓越能力,為如今在“中電建雙海壹號”上的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 扎根一線,以專注守護施工精度 作為項目工程主管,鄧博穎始終堅守施工最前沿。從船舶定位、單樁翻身后喂樁,到錘擊沉樁、完工驗收,他全程參與每一道關鍵工序。面對首次投入實戰的“中電建雙海壹號”和多方首次合作的作業團隊,協助項目班子成員推動建立穿透式管理模式,實行“一機位一方案”“一樁一復盤”機制,有效提升團隊協同效率。 這種精益求精的施工管理理念,早在明陽漂浮式風電項目期間就已形成。當時,面對全球首臺雙機頭漂浮式風機這一全新挑戰,鄧博穎作為一名剛調入項目的工程主管,在學習公司工程管理部健全的制度體系后,通過請教項目上的各位工程好手,協助建立項目部技術質量管理制度。同時把握機會,在項目初期主動請纓,深度參與編制、優化《風機吊裝方案》、《風機一體化拖航方案》等核心施工方案,為項目安全與效率提供有力保障。在施工最關鍵時期,他駐守主作業船,全程監督吸力錨安裝及錨鏈鋪設、尼龍纜預張拉,風機系泊回接與壓載試驗施工過程,為項目推進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。這些寶貴的經歷,讓他在如今施工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。 嚴守安全,以責任筑牢生命防線 “安全是海上施工的生命線。”鄧博穎始終將安全生產視為頭等大事。他利用班前會、工間休息等時機,與項目安全主管一同向船員、施工人員宣貫安全規程,組織專項培訓,提升全員風險意識和應急能力。 在明陽項目期間,鄧博穎就已成為安全管理的標桿。通過扎根現場排查隱患、督促整改安全風險、旁站監督,確保項目安全高質量生產。他撰寫的多篇安全宣傳稿件、新聞宣傳稿件、集體個人事跡宣傳稿件,在給項目施工人員敲警鐘的同時,有效提升了項目知名度。 筆墨為媒,以文字傳遞項目強音 作為項目宣傳骨干,鄧博穎在繁重的現場管理之余,積極撰寫新聞稿、事跡宣傳等各類文稿。從施工日志、技術交底、復盤會議中挖掘素材,先后完成多篇報道和簡訊,真實反映了項目攻堅克難的歷程與技術突破。他的文章結構清晰、數據詳實、語言生動,成為項目對外發聲的重要窗口。 在明陽項目期間,鄧博穎就展現了出色的文字表達能力。他累計撰寫多篇新聞稿和特稿,不僅記錄了項目的技術突破,更生動展現了建設者的精神風貌,為項目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。 現場與宣傳雙螺旋,自我與團隊共成長 鄧博穎始終堅持“現場為主、宣傳為輔”的工作理念,將現場實踐與宣傳總結緊密結合。通過撰寫稿件,他不斷梳理施工邏輯、提煉管理經驗,反哺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;而深入的現場參與,又為他的宣傳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與洞察。這種“雙螺旋”式的工作模式,不僅推動了項目高效履約,也促進了他個人在技術管理、溝通表達、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全面發展。 在浪濤奔涌的大豐海域,鄧博穎以專注、責任、熱愛與筆墨,展現了新時代海工青年既懂技術、又善表達的綜合素養。他用行動證明:真正的“宣傳之星”,不僅要說得好,更要做得好;不僅要寫在紙上,更要立在海上。從明陽漂浮式風電項目到“中電建雙海壹號”沉樁施工現場,鄧博穎始終踐行著“施工管理與現場宣傳兩不誤”的理念,為公司“雙海戰略”發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 |
| 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| 瀏覽次數: |
